节后返岗成泄密重灾区?这些事项需注意!
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0日

节后返岗期间,因工作衔接不畅、人员状态尚未完全恢复等因素,往往成为失泄密事件的高风险阶段。


国家安全机关及各级保密管理部门多次发出提醒,重点围绕意识提升、全面排查、行为约束和责任压实四个方向,具体内容如下:


Part 01
增强保密意识,巩固思想防线


假期后心态放松是导致泄密的重要因素,应及时恢复安全警觉,加强保密意识:


克服麻痹心态:尽快进入工作状态,保持节前保密工作的连续性与严谨性,防范因“节后综合症”引发操作失误或注意力分散,纠正“假期结束即可放松”的错误观念。


克服长假结束后的麻痹心态


提升风险意识:认识到节后往往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活跃渗透的关键期,他们常以“交友”“请教”等为由搜集信息,必须时刻保持防范。


做好教育衔接涉密单位应通过专项培训、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返岗保密教育,明确岗位保密职责,强化“国家安全,人人有责”的使命感。



Part 02
全面排查隐患,确保环境安全


针对假期中可能出现的设备停用、载体管理空白等问题,应进行全面检查:


清点涉密载体:逐一核验涉密文件、移动存储介质等数量是否与节前记录一致,确认存放位置是否变动、管理是否合规,杜绝遗漏、丢失或私自转移。节后收到的涉密文件应及时登记,做到账物一致。

节后收到涉密文件,应及时登记


检查办公设备:全面检测涉密计算机、打印机等设备运行状况,及时更新系统及杀毒软件,更换登录密码,排查是否存在恶意程序或硬件异常。禁止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子设备处理涉密信息。


排查场所安全:核心涉密单位应检查门禁、监控、报警设备是否正常运转,清理办公区域内的无关物品,保障涉密场所的物理安全。



Part 03
严格操作规范,守住保密底线


从信息流转各环节规范操作,防止“小疏忽引发大问题”:


网络使用“两禁止”:严格遵守“上网不涉密、涉密不上网”,禁止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传输、处理或存储涉密或敏感信息;禁止利用非涉密信息系统或互联网工具(如微信、图文识别程序等)处理涉密文件。返岗途中应关闭设备自动联网功能,防止误连危险网络。

禁止使用微信处理涉密文件


信息传递“严管控”:涉密文件必须通过保密渠道流转,严禁借助微信、电子邮件等互联网途径传递。派生定密应严格依权限和流程执行,防止随意定密、隐去密级等违规行为。


对外交流“三拒绝”:不轻信节日期间结识的“新朋友”或突然联络的“旧相识”;不炫耀、不泄露涉密单位身份或职务信息;不向他人透露工作秘密、内部信息或国家秘密。遇到频繁探询涉密内容的情况应坚决拒绝并立即上报。


会议管理“高要求”:节后召开涉密会议应在现场设置保密提示,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会场,规范会议材料的发放与回收流程。



Part 04
压实责任链条,提升应急能力


建立“自查-监督-举报”一体化责任机制,提升保密应急能力:


落实岗位责任:涉密人员应主动完成所负责的载体清点与设备检查,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,杜绝瞒报、漏报。


加强单位监管:单位应强化保密管理职责,严格审核工作群信息发布,对关键岗位和环节进行专项检查,确保制度执行到位。


畅通举报途径:发现危害国家安全或涉嫌泄密的线索,可通过12339举报电话、网站(www.12339.gov.cn)或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举报。如发现秘密已泄露或可能泄露,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。



*内容来源:保密知识宣传平台



Comet科密

科密品牌始于1993年,在保密工作领域扎根32年,致力于用实力捍卫保密成效,用智慧推动保密工作的未来。


多年来,科密品牌不断洞察市场需求,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陆续生产了经典办公系列、高保密系列、健康办公系列以及CM销毁系列等系列涉密销毁产品,其功能丰富、性能强大,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保密需求,产品热销海内外。


要保密,选科密!